商报评:管好你的互联信用
不管怎样,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对个人而言,古人说的“慎独”才是至理名言,在上一样要老老实实做人,个人信用记录才不会污迹斑斑。
个人征信市场正在酝酿新变化:18日,中国首家“互联银行”、没有柜台和点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低调试营业;8家民营征信机构,正按照央行近日发出的通知要求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其中有腾讯、阿里巴巴两家互联企业下属的征信机构。
这意味着,互联征信来了,你得重新学习怎样管好自己的信用了。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敲下电脑回车键,为微众银行放出了第一笔贷款,获得贷款的卡车司机徐*,是通过大数据进行信用评级挑选出来的。即使你不和微众银行打交道,但也无法阻止互联征信机构,对你在上留下的各种数据进行信用分析,它们也终将影响你的生活。
过去,央行主导的征信系统一枝独秀,信息主要来自金融机构和公营机构,比如电力公司、燃气公司等。因此,个人信用多与交易行为有关,只要按时还款、不逾期不拖欠,就能保持良好的信用纪录。但传统方法存在弊端,那些没有过借贷行为的人、没有信用卡的人、高校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常常被忽略。此外,仅凭交易行为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等级,银行难以有效开发客户,而且还容易被人钻空子。
2011年美国发生一起涉案价值达50万美元的信用卡欺诈案。两兄弟与一家牙科诊所的雇员密谋,伪造了数百假病人的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及其他个人数据。在向假病人发放牙齿治疗贷款后,将虚假支付记录给征信公司,建立了信用历史记录。这样的骗局能否被识破?另一家征信公司通过调阅相关数据后,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因为拥有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即便没有信用记录,也会因缴付话费等原因出现在数据中,而虚构的人则在得手后“人间蒸发”。最终,这种逆向分析促成了新的反欺诈检测工具。可见,互联数据比传统征信渠道所涉及的范围更广、种类更多,也更准确可靠。央行对民营征信机构开闸,就是希望以此弥补传统征信的不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