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xwdt/春节回家美食诱惑太多
宅在家里各种躺
过完节的你肚子上是不是多了个轮胎?
如何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除了管住嘴,让我们迈开腿!
小编这就为大家安利一波中医人的健身方式
健身气功
那什么是健身气功呢?
健身气功又有什么好处呢?
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指出“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以中医、气功学理论为基础,强调“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分别于人体的形、气、神相对应,而形气神合一是人们身体素质得以改善、强身健体目标得以初步实现的最佳表现;讲究动作与呼吸的紧密结合,动作舒展拉伸,呼吸均匀深长,可刺激经络腧穴,疏通经脉,协调五脏六腑,促进身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从而使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习练时配合传统民乐,可感轻松平静,坚持习练可主动调节心理活动,改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这么好的健身气功
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易筋经》没有高超武艺,只有强身健体
说到易筋经,就会联想到一句话: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易筋经。很多武侠小说中,都会将武功秘籍《易筋经》奉为顶级的武功秘籍,这本秘籍有多厉害呢?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阿朱易容后进入少林寺偷走了《易筋经》,她一直想把这本书送给乔峰。耿直的乔峰觉得此书来历不正,不肯接受。几番波折,这本书最后落到聚贤庄庄主游坦之手里。怪人游坦之靠着《易筋经》练就神功,后来甚至能和乔峰抗衡。许多人因此将《易筋经》奉为顶级的武功秘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金庸小说里的易筋经
其实,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无论是专项力量训练,还是专项柔韧训练,少林《易筋经》中的训练招式都不是十分全面的。《易筋经》更像是一本主攻强身健体的“秘籍”。
易筋经
易筋经相传为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达摩所创,是一种以变易筋骨为目的的健身方法。
“健身气功·易筋经”继承了传统易筋经十二势的精要,融科学性与普及性于一体,其格调古朴,蕴涵新意,突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屈伸、扭转和牵拉,以及脊柱的旋转屈伸。各势动作是连贯的有机整体,动作注重伸筋拔骨,舒展连绵,刚柔相济;呼吸要求自然,动息相融;并以形导气,意随形走;易学易练,健身效果明显。
健身气功·易筋经以其架式、意守部位、调息次数等变化,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长期习练对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提高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均有良好的影响,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同时对骨关节病、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如尿频尿急、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也有显著康复效应。
健身气功·易筋经除预备势、收势外,共包含十二式动作,分别是:
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以严蔚冰为代表性传承人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名列其中,成为我国首个中医导引学的非遗代表性项目。
华佗长寿的秘诀——《五禽戏》
我们都知道神医华佗,他除了拥有精湛的医术,还是个实实在在的“养生达人”,他是我国最早倡导体育养生的创始人之一。
通过钻研和观察,华佗专门为年老体弱多病的人编创了一套健身操,名字叫作“五禽戏”,在前人导引术基础上编创了五禽戏,通过模仿老虎的向前扑、鹿的转头、熊的扑倒起立、猿的跳跃、鸟的展翅来强身健体。
据《后汉书·华佗传》中的记载,华佗“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华佗年事已高,身体却如青壮年,思维敏捷,行动灵巧。
相传,当徒弟吴普来请教其养生“秘诀”时,他就将这个养生方子——五禽戏教授于他,并叮嘱其坚持去做,一定大有益处,吴普练了之后,90多岁了,还耳聪目明,牙齿坚固不掉。
因此,这看似神奇的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
△各地广泛举行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的活动。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功法。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便于广大群众习练。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每势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安全可靠。
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炼。本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动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
特别要提醒的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来进行。动作的速度、步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锻炼的时间、习练的遍数、运动量的大小都应很好把握。其原则是练功后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肌肉略感酸胀,但不感到太疲劳,不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八段锦》——百岁国医大师最爱
八段锦是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生前酷爱练八段锦,每天上下午二次的八段锦练习,是他必做的功课。
△国医大师邓铁涛正习练八段锦。
八段锦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
由于立势八段锦更便于群众习练,流传甚广,“健身气功·八段锦”以立势八段锦为蓝本,进行挖掘整理和编创。它吸纳传统八段锦功法的精髓,按照现代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对动作次序和运动强度进行了调整,通过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协调配合,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静相兼、松静自然,柔和缓慢、圆活连贯,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长期习练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机体抗衰老能力,改善心理健康。
呆萌办公室八段锦,简单又保健
家有老人或是慢性病患者
推荐这个十二段锦
“坐式八段锦”——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又称文八段锦。是打坐之动功,是内功的锻炼功法。
十二段锦是由十二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健身运动方法。可用于患慢性、虚弱性疾病者的调摄。
十二段锦
十二段锦在清代乾隆年间(-年)已有记载,是一套坐势练功的健身方法。
十二段锦属古代导引术,由十二段动作组成。用“锦”字来命名,表示作为一套完整的坐式导引功法,犹如一幅精美华贵、连绵不断的画卷。据考证,十二段锦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徐文弼编辑的《寿世传真》一书,其功法内容则来自于“钟离八段锦法”。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继承了原功法动静结合、身心兼练的精髓,把按摩、导引、入静、存想等传统的气功方法融为一体,加强了颈部、肩部、腰部、腿部运动,注重全身性锻炼,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它不拘泥于古人之见,融传统性与时代性于一体,是对传统十二段锦的再次升华,是一套集修身养性、娱乐观赏于一体的健身功法。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以其意形相随、动息相合,动静相间、形神共养,强调伸展、注重按摩,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长期习练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老年人动脉硬化风险、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脂肪含量等,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心脏机能、心脏神经的整体功能状态有积极作用。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除预备势、收势外,共包含12式动作,分别是:
健身气功介绍
到这里就结束啦
期待大家能够从中收获快乐的健身方式
解救过节肥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李镓洧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