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外滩街道第一市民驿站的“开门人”陶建华动迁了。原先家住长治路号的老陶就在市民驿站的隔壁,退休后的他把驿站当成了“家”,每天7:40,风雨无阻来给驿站开门。
“搬远了,陶老师还会来吗?”吃着他送来的定胜糕,驿站工作人员心里也没谱。没想到,第二天7:40,他准时来“上班了”。
在虹口区35个市民驿站中,这样的“铁杆粉丝”并不在少数。近两年来,虹口区市民驿站服务空间从4.45万平方米,拓展到7.65万平方米。年全年,虹口市民驿站服务人次达到.57万。目前全区35个市民驿站中已有25个实现了全年无休,其他市民驿站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实行。虹口市民驿站吸引人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蒲公英的种子
从年,北外滩街道第一市民驿站开设以来,基本一天8小时,陶建华都在市民驿站“上班”,是一位名副其实不拿薪水的“外援”。
他的确有特长,国画、象棋、摄影、瓷盘画、疫情防控,样样拿手。自认为:“退休了老在家待着也没味道,不如发挥特长,来这里充实精神生活。”以至于他爱人常常“抱怨”:“家里不见人,找不到他就是来驿站了!”
陶建华介绍说,市民驿站里有很多沙龙,除了常规的摄影、舞蹈沙龙之类,还专门针对喜欢出国游的老年人,开出了旅游英语口语沙龙,也备受欢迎。
因为不舍驿站,陶建华动迁后,特意把房子买在多伦路附近,保证骑助动车15分钟可以到达。也有的居民,即便动迁搬远了,也雷打不动的过来。比如,每天来回4个多小时,从顾村赶来参加活动的叶阿姨;12年前就动迁离开北外滩,前年又回来的回丝画志愿者顾顺元等。
“蒲公英”志愿者老师授课
由于市民驿站的老年学校课程广受欢迎,且几乎费用全免,很多学员“赖着不肯走”,老年人报名上课就像年轻人抢演唱会票似的。陶建华等一批学得好、有教学能力的学员就主动“挑起了大梁”,从活动参与者变成了驿站的“蒲公英”志愿者,寓意“像蒲公英的种子撒出去一样,从一棵变成一亩”。市民驿站还提出了“苗圃式培育志愿者、放风筝式管理志愿者”,一枚徽章、一本志愿者手册、一本证书,调动志愿者们的积极性。
记者在市民驿站采访时,遇到了99岁的阿婆陈玉梅,她精神状态很好,每天和70岁的女儿花十几分钟从家里走过来。到了市民驿站,陈阿婆就和老搭档们一起在“蒲公英”志愿者的带领下,做回春保健操,之后,还会在运动器械上骑一会儿单车,她的女儿就在楼上参加画画课程。陈阿婆说:“人老了,每天运动运动才会身体好!”
99岁的阿婆陈玉梅每天来锻炼
正因为北外滩第一市民驿站是一个志愿者高度自治管理的团队,在今年年初,它也成了虹口区第一个全面推进全年无休模式的市民驿站。在虹口的各个市民驿站里,各种形式的志愿者充分发挥“熟人”社会的优势,有效实现了互帮互助、自我管理。
????不再是“养老院”“托儿所”
在北外滩街道的市民驿站,来得最多的是“双白”人群:白发人群占六七成,年轻白领占三四成。“白发”能在驿站享受养生、理疗等养老服务;白领也能在网红食堂美餐、在白玉兰市民驿站延伸点享受就近的社保服务、职称受理等。
外滩茂悦酒店的德国高管安卓雅,在市民驿站试点了“周末不打烊”项目后,成了培训启用的第一批外籍“蒲公英”,担任驿站“周末轮值站长”。很快,她还将成为驿站的“向日葵”志愿者,为有兴趣旅游的社区老人介绍旅游英语,分享旅游攻略等。
外籍高管成为驿站周末轮值站长
“我现在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中文,但是对于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还是一知半解。我很希望能有机会真正融入中国,融入上海。”安卓雅告诉记者:“利用周末时间在市民驿站里值班,非常新奇、有趣,大家会和我讲老上海的故事,我也会给他们介绍德国。”她还拜了一位社区绒线达人赵阿姨为师,学习织围巾。
由于驿站的品牌活动都有项目化推荐“菜单”,企业点单,“打包外送”。安卓雅也给外滩茂悦酒店带回了不少“资源”。于是,酒店在端午节有了包粽子、做香囊、捏泥人、秀糖画等传统民俗技艺,万圣节可以看到皮影戏和川剧变脸……
市民驿站也成了周边白领的“打卡地标”。甜橙金融是电信旗下的金融企业,在虹口就有名员工。企业就在市民驿站边上,驿站一有新颖的活动,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报名。互联网企业员工很多都有颈椎病、腰椎病,中午一小时,来驿站享受理疗服务,是午间休闲新选择。时不时在楼宇里还有配眼镜、贴膜这样的贴心便民服务,深得白领的认可。
为了疏解食堂午市“一座难求”问题,驿站活动区专门开辟了“临时就餐点”,并选派了优秀的“蒲公英”志愿者管理就餐区。甜橙金融的“程序猿”们就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主动建立送餐群,把企业的it部主管拉进来,改进了企业的订餐网,实现了网上订餐下单。
一些驻区企业感动于驿站提供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也发挥企业优势反哺社区。来自上海大厦、一滴水酒店等8家星级酒店的中外总厨、大厨、名厨每季度1-2次来到北外滩社区食堂,为社区食堂菜肴“支招、评审”,并亲自下厨掌勺。上海雷允上北区诵芬堂北号中医初级经营师、中药师柴俊,则带着他的中药泛丸“绝活”,成了驿站首批社区工匠,现场演绎粉碎、起模、成型、选盖面、干燥、包衣、打光等工序,看得众人连声叫绝。
白领肚皮舞
白领“豆沙”非常感慨:“以前不太愿意来市民驿站,一看都是爷爷奶奶和小朋友,好像离我们年轻人很远。可现在完全不同了!能见到企业高管、创业达人,能咨询国医名家,还能吃到名厨美食、网红点心,有啥理由不来?”
????驿站内涵的延伸
市民驿站受居民欢迎,还在于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拓展。
江湾镇街道第一市民驿站,位于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保障房基地彩虹湾内。针对彩虹湾地区老年人口比例高、老年人骨关节疾病患病率高的特点,虹口区卫健委和江湾镇街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立“医院江湾社区第一市民驿站骨科专家工作室”。医院骨科主任夏军教授及他的优秀专家团队为居民进行现场义诊咨询。医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区内医疗资源也落户驿站,定期为居民开展义诊咨询、养生保健、运动健康、疾病管控等服务,打造健康驿站,缓解居民的就医难。?
市民驿站管理服务,已向围墙内的小区延伸。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以传统集市、夜市的形式,将生活服务、健康医疗等社区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弥补社区服务盲区。截至目前,共开展服务40余次、受益居民达余人次,磨刀、扦脚、钟表家电维修、中医理疗等最受居民追捧。今年,服务集市还增加“文化集市”,定期在各市民驿站内举办“微型庙会”活动,以各大朝代、节气为主题,向居民传播传统文化,吸引不同人群参与。??
眼下,虹口区家庭医生诊所、就业服务站、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日托站、阳光之家、白领服务站、物管中心等社区内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延伸点建设条件的公益服务站点及其服务项目均已统一纳入市民驿站服务版图,实行统一冠名、统一标识、统筹管理。
创业指导进驿站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曾让市民驿站不得不暂时闭站,然而不少驿站却做到了关门照样有活动。江湾镇街道打造驿站云平台,除了在线向市民宣传防疫知识,还提供烘焙、舞蹈等在线课程。嘉兴路街道市民驿站搭建网络云招聘平台,春节至今举办了多场线上招聘会,发布百余个岗位,由于初试前严格把关、提前筛选,应聘者的成功率超过50%。虹口作为“全球双千兆宽带第一区”“上海5g综合应用先导示范区”,还与中国电信合作,在市民驿站建设5g与双千兆宽带应用场景“社区事务办理空间站”,通过开展远程视频业务办理,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延伸至全区的市民驿站。
虹口区民政局长耿彧介绍,虹口区通过出台《虹口区深化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虹口区深化市民驿站功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虹口区市民驿站高标准建设导则》等一批文件,推进市民驿站再出发,以更好满足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需求。在原有“党建群建、生活服务、就业服务、事务办理、心灵港湾、网格化管理“6+x”服务功能基础上,市民驿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新增助餐、助老、助医点等方面深挖潜力。目前全区35个市民驿站实现了“养老顾问点”全覆盖,建成助餐点70个、助医点46个,看病取药、老人日间照护、助餐助托等社区群众牵挂的事,都能依托市民驿站就近解决。?
下一步,虹口区将从“高标准、深拓展、广覆盖”三个维度,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布局市民驿站再出发的蓝图和路径。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周楠
文字编辑: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