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 http://m.39.net/pf/a_4687759.html“一个家庭中有人患重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短则一年、长则数年的治疗和看护;意味着巨额的医疗开支;意味着自己没有了收入,还会给家人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可以说,绝大部分家庭中,只要有一人发生重疾,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这是包丰源先生《心转病移》典藏版一书中的句子,而如此直面现实、直指人心、直戳痛点的金句,书中比比皆是。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我国心智教育专家、中医药医师包丰源先生的《心转病移》正是一本这样“治未病”的图书。
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疾病却越来越多?为什么钱挣的越来越多,脾气却越来越大?为什么心可以很小,欲望却可以很大很大?生活总是苦乐参半,面对生老病死,有些是人力可以左右的,有些却迄今仍无良方。“如果世间真有神医,那他一定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很少见到一本医学类的书籍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心转病移》最早在年出版,三年来,在各大平台、书店销售超过5万册,更难能可贵的是,于年4月由美国BooKBaby发行英文版本。殊为难得的是,时隔三年,作者能够再次沉下心来,结合3年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将《心转病移》更新升级。年10月,《心转病移》典藏版重磅发行,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健康FUN》甚至专门拍摄了30集视频节目,对该书的研究成果进行报道。
全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多是为什么系列。比如,为什么爱较劲的人易患脑血栓?为什么“不想听”易导致耳疾?为何过度悔恨易引发肾病?为什么指标正常的人会突然死于心脏病?为什么看不起别人容易得颈椎病?以作者在第八章《长期压抑会带来精神崩溃吗》中谈到的抑郁症为例,作者描写了男演员乔任梁及香港艺人张国荣自杀的案例,通过剖析其早年成长经历带来的情绪压抑,让人对抑郁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作者继而说到:“人的成长是连续的叠加,而不是片段的分隔。”接下来,作者又通过国内外的案例,及自己通过“情志疗法”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了抑郁症的产生原因、治疗方法。
很多人在原生家庭里缺乏安全感而导致恐惧、害怕、委屈、压抑的经历,年轻时,由于家庭和学业等原因自卑,我一度驼背,常常低着头走路。后来读到作者的《缺乏安全感为什么容易造成弓形背》一节,感触颇深,受益良多。作者说:“在多年研究中,我发现一个人的整个脊椎如弓形,常常能够说明这个人容易委屈,缺乏安全感,或内在的愤怒、生气没有得到释怀,脾、胃、肾容易出现问题。”这些情绪进而演变为身体腰背部的疾病,影响一生。
第二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非药物疗法——“情志疗法”,包括其起源、理论依据、含义和作用等。“情志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量子力学、心智哲学、全息生物学以及西医和心理学关于情绪与疾病关系的论述,主要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从当下疾病入手,通过呼吸疗法、面对疗法,结合舒缓能量淤堵点调理手法来唤醒细胞记忆,使气血运转恢复正常,达到通则不痛、无创伤改变或减轻疾病,实现身体健康的目的。而这也正是”心转病移”的精髓所在。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可惜,很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无暇思考这些问题。“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我们内心紧张焦虑的源泉,过多的焦虑会引发焦虑症,焦虑其实是一种精神痛感。”“身体的每一次不适或病症,其实都是我们内在的求助,是我们的警钟。”“疾病让我们有机会觉悟和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变,使我们有机会看清人生的路,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使我们有机会做得更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才会深刻明白“福祸相依”的道理,书中颇多医学层面、哲学层面的警句,让人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重获健康,达到自我平衡与修复。药王孙思邈早在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的阿丽米罕色依提是世界上目前最长寿的人,今年已经岁了,她谈到长寿秘诀时说:“我每天都保持一个好心情,心情好了,自然就少了很多疾病。”同样是药王孙思邈的名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行文至此,想起清朝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训诫子孙的话:“劝戒之词,古今名论、亹亹书记中,无处不有。其殷勤痛切,反复叮咛,要之,欲人听信遵行而已。……后学读圣贤书,看古人如此血诚教人念头,岂可草草略过?是故朕常教人看古人书,须念作者苦心,甚勿负前人接引后学之至意也。”一方面是医者仁心,一方面是师者圣心,“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句古语也正是包丰源先生和他的《心转病移》典藏版的初心所在。
生活在“网络时代,干什么都要快”的每个现代人床头都应该放这样一本有事例、有理论、有步骤,有情怀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