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保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性的放弃bbdny4pm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理性的放弃


诺曼底风格的伦敦塔、杜伦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宫,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英国在旅游业内向以世界历史遗产众多而闻名。不过,今后人们或许不会再看到新的冠名世界遗产的英国古迹了。该国宣布,由于所需费用巨大,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专家的报告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项目,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也在15万英镑左右。另一方面,世界历史遗产地位给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被夸大了,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游客对此有兴趣。另外,英国的世界遗产申请成功以后,不重视保护的现象也普遍存在。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英国,其27处世界遗产中的7处,可能要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宫、巨石阵都包含在内。现在英国人打算放弃继续“申遗”,是因为他们觉得,申遗仅仅是保护的开始。其实世界遗产更强调“保”而不是“申”。(4月15日《报刊文摘》)看见这段文字,作为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实在有些心情复杂。是的,所有文化遗存都是人类不可再生的宝贝,能绵延不息地传承下去是人类的大幸。在我们眼里,一件文化遗产能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那一定是件非常荣光、极为自豪的事情,既对文化遗产本身自豪,也会对自己工作自豪。至2007年6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文化遗产”已有24项,比英国稍少,但这些年“申遗”热情有增无减。在我们各类景点、或者一些人的名片上常常可以看到冠以某某级别风景名胜的头衔,但宣传景点、吸引人气是主要目的。实际效果如何姑且不去计较,脸上有光则是不假,这也成了各地官员*绩的证明。这很正常,搁在我身上也不会例外,看得见摸得着呀。还有一个看得见的甜头是,景区的收费也是以级别论价。我居住的城市有个景点成了世界文化遗产,门票立马翻了一番。美其名曰,这样能更好对文化遗产给予有效保护。实际状况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人,能尽可能多地掏游客腰包,在景区里大肆建设“配套设施”,大肆扩建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过程中不惜大动手笔,乱动手笔,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硬生生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看起来让人啼笑皆非。咱中国人好面子情结已经被世人公认,一点儿也不必英国人差,在“申遗”方面表现得同样突出。现在是有史迹放大史迹,有人物爆炒人物,没有这些怎么办?那就生造。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都能“入药”,为了一个孙悟空的出生地也能争得脸红脖子粗,一旦争得就精神昂扬,在打造、搭台之类的幌子下,不惜人力财力物力,上下齐动手,一定要堆出一个“文化底蕴”来不可,方家评之为“文化大跃进”。当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不吃这一套的,他们有专门的考量标准,这又让咱“创造”条件也要上了,花了不少冤枉钱。这也不能完全说是坏事,如果真正能促进文物保护真是一件功德无量、惠及文化传承的大好事。怕就怕只是一个借口,真实目的大家心照不宣。为了得到“回报”,设法要让文物成为某种“平台”,然后获得“利益”,这种利益不管是经济层面、或者别的什么层面,文化遗存已经成为某些人的工具。从这点来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客观后果是加速了文化遗产的损坏。至于申遗成功需要不断投入相应资金予以保护,这在一些人看来基本不值一提,因为咱历来算的是“*治账”。我们不惜工本不断提升现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还有一个极为天真的想法,认为外国游客会对此趋之若鹜,会给自己带来滚滚财源。现在人家英国自己研究的结果可能要令人大失所望了,外国游客绝不都是“文化人”,他们来到中国也不是专程考察你的文化遗产,顺带看看而已。你想啊,人家自己的文化遗产都不愿看,怎么会跑到我们这边来考古?我原以为英国人以绅士风度著称,而绅士风度又以好面子骄人,再怎么没钱在面子上也不能给别人小看了。现在他们在申遗方面能有此种务实态度,也让人佩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