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保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殷行全人群健身房进入体医结合20版
TUhjnbcbe - 2025/2/3 3:26:00

摘要:通过运动治慢病、治未病是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科学运动更能把健康防线前移,这种理念正不断深入体现在市民生活中。

国庆节期间,72岁的黄阿姨依然定期来到杨浦区殷行街道的市民健身(健康)中心锻炼。2个多月的个性化锻炼后,困扰她多年的失眠大大改善。黄阿姨告诉记者,“不用吃药治疗失眠当然开心,到这里锻炼还可以跟老姐妹们碰碰头。”作为沪上首家全人群健身房,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专为老年人打造的乐活空间,如今有了2.0版的体医结合新探索。

老年人更需要通过运动治慢病

在睡眠研究中心,黄阿姨躺在水平律动床上,通过机械力增加肌力,促进消化,有助于睡眠。健身教练介绍,黄阿姨第一次到健身中心后,先为她测试基本数据建立健康档案,然后制定适合她的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健康跟踪。“除了每次在水平律动床上躺15到30分钟,推荐黄阿姨骑卧式健身车,这样不会加重她关节的负担,再配合力量训练下肢。”

律动系列产品是由尚体健康科技自主研发的老年人专属健身器械。比如多功能律动动态步态训练器,老人可以在机台上进行步态、柔韧、平衡等训练,帮助恢复肌体功能。公司市场部总监余晨洁告诉记者,“从以前的社区健身苑到现在的乐活空间,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活动腿脚,而需要高品质的服务。乐活空间创建的初衷就是体医结合,不少老人的失眠、便秘、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病通过运动得到改善,医院进行项目合作,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更好地达到体医结合的目的。“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沈玉芹认为,社区型老年运动健康中心给社区老人运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群体运动,充满趣味性,易于长期坚持。在专业指导下的运动康复更加安全有效,为推进健康老年化助力。“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病是主要的慢性疾病,而且心血管疾病是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呈逐年增加态势。运动训练恰恰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奠基石。”

“殷行模式2.0”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有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其中平方米是乐活空间,让老年人也能走进设施齐备的健身房,还能享受每个月99元的优惠价格。营造适合祖孙三代人的体育锻炼空间和健身超市,这还只是殷行模式的第一步。

“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生活更有质量、更有活力?”这是殷行街道党政班子结合街道人口结构的实际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殷行街道常住人口近20万,老龄化程度达到43%,这是非常庞大的老年群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殷行健身中心引进了尚体和乐刻,政府与市场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政府提供平方米作为健身载体,既对接了政府需要提供的服务,也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跟专业医疗机构合作进行慢病运动干预。这样不仅公共服务效率更高,公共财政绩效评价更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高,也容易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防止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的挤出效应。”殷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辉表示。

孙辉告诉记者一个数据,医院每年门诊量以10%左右的幅度增长,其中殷行街道老年人群居多,慢性病人每天排很长的队。“目前,殷行街道考虑在辖区南北再挖潜,争取通过政企合作,能够再建设1-2个市民健身的去处。殷行模式2.0能更好地适合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健身交流的需求,这也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在健身中心嵌入医疗,希望今后老龄化在增长,但门诊量不再是每年10%的增长,从而让老年人的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活力。”

“健康中国”让老年人优雅地生活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体医融合、非医疗健康干预等新理念。“十三五”期间,上海也将结合“健康中国”,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保障市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利。

上海是较早开展运动干预防治慢病的城市,近年来,上海推出“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其中的“1+1+2”社区工作团队模式,对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等慢性病患者通过综合防治的方法,接受科学健身指导,培养市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上海市体科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表示,通过运动治慢病、治未病是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科学运动更能把健康防线前移,这种理念正不断深入体现在市民生活中。

截至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已成为全国户籍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达33.2%,即每3个户籍人口中就有1个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雪萍多年来跟踪老年人健身项目。她说,“在养老院,有很多通过运动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案例。我们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殷行全人群健身房进入体医结合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