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小伙伴们
今天出门了没
有没有感受到
天气的“热”情
打开天气App
被赫然出现的数字吓了一跳
上班的小编痛苦地呐喊
你的“热”情
我实在无福消受
那么大连下周天气如何
还会像今天这么热吗
今天,滨城上空云彩撤退,太阳重新上岗,气温在沉寂了两天之后“工作热情”高涨,从一大早我们就感到了这一天有点儿热的不寻常,早晨还不到八点的时候,市区气温就已经飙升到了28℃,午后两点更是达到了33.7℃!这样看来,今年新高再度被刷新,果真是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下周上班第一天,天公将给太阳放假,云彩接班,所以明天白天的天气还不错,没有了太阳的炙烤,气温也会明显回落,预计市区最高气温将降到27℃附近,天儿终于凉快多了。
不过,到了夜间,一场明显的降雨就要来“搞事情”了,并且这场雨是来者不善,从目前的预报来看,降雨从明天夜间开始,到周二上午结束,主要降雨时段在周一的半夜到周二的早晨,大连全区过程雨量为中雨到大雨量级,但市区、旅顺、金州、长海等南部地区雨量会偏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和强对流天气。所以提醒小伙伴儿们,明晚外出的事情都放一放,尽量待在家里吧。
周二受天空状况影响,气温也非常适宜,预计市区气温在19~25℃。但是毕竟已经是夏至节气,“热”已经从龙套变成了主角,预计到下周中后期,气温会再度回升,市区最高又将升到27~30℃。
虽然有场雨
但是“热”依然成为下周的主角
炎炎夏日
小编只想吃雪糕、喝冷饮
每天抱着冰过日子
但是专家告诉我
万万不可
夏季贪凉是要摊上大事的
如何过一个健康夏天
一起来看看
夏天温度高,极易导致中暑、脱水,还会增加中风、心梗的风险,所以很多人觉得,夏天养生最重要的事是防暑。
这话在以前不假,但现在有一件事可比防暑重要一万倍,就是防寒!这话怎么说的呢?
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爱贪凉,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
夏天天气渐热,体内的阳气逐渐生发到体表,特别是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夏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不仅如此,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
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寒邪:入侵都有哪些症状?
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号是少汗、怕冷、头生疼,轻则出现手足麻木、关节疼痛,重则可能导致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问题。
当人体阳气不足的时候,寒邪也会趁虚而入,常见的表现就是以下这三种痛:
冷痛:“痛者寒气多”,“不通则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隐痛:“不荣则痛”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阴、阳虚损,使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滋润、濡养而发生的疼痛。
头部隐痛,为阴血亏损;
胸部隐痛,为心气虚弱;
肋部隐痛,为肝阴不足;
胃脘部隐痛,为胃阴不足,或脾胃阳虚;
隐痛见于牙齿,为虚火上扰,或气血亏虚。
重痛湿重: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防寒:这些事万万别贪多
夏季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受凉、二是饮食。所以,要防寒,与受凉及寒凉的饮食有关的事,都要谨慎。
01
凉水不可冲脚
一些人喜欢在夏天用凉水冲脚,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会引起正常运转的血管舒张功能失调,从而诱发肢端运动痉挛、关节炎和风湿病的发生。
02
冰物不可多食
凡10℃以下的都算冰冷食物,更不用提冰啤酒、冰棍了。这些食物吃多了,轻者腹泻、腹痛,重的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快的是冬天会咳嗽、怕冷,慢的给疾病埋下隐患。
03
寒气不可多吹
夏季使用空调最佳温度为25~27℃,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每隔2小时要通风换气;有些病人不宜长期待在空调房内,否则易患“空调病”。
04
强风不可多吹
身体出汗较多时,不宜马上直接对着风扇吹;睡觉时应避免将风扇直接吹头部,最好风扇摇摆并将风速调到低档。
05
睡觉不可贪凉
夏季睡觉时要护好两个部位:咽喉和后心,这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驱寒:养足阳气,寒邪不侵
对于本身没有阳虚、不存寒邪的朋友来说,只要把上面那些事做到,防寒就算成功了。
但对于本身就有阳虚、存寒邪的人来说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人为的补足阳气。这里讲两个方法,一个是天赐之物的阳光,另一个是地长之物生姜。
1
阳光:天赐的养阳良药
晒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也就是老天给我做艾灸。我们都知道艾灸是大补阳气的方法,但做艾灸需要辩证。而“天灸”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属于中医里的“温补之法”,没有任何副作用,适合所有人。
夏天晒太阳最好是在上午8:00左右或者下午17:00左右,阳光充足而光线温和的时候,这样既能达到目的,也不会晒出问题。注意晒太阳的时候身边带个水杯,及时补充水分。
2
生姜:驱寒邪,养阳气
冬天的时候受凉的时候很多人会喝点姜汤,用的就是生姜祛风散寒、温阳暖身的作用。在夏季这个适合补阳的季节里,生姜就更适用了。
可以每天清晨喝点姜枣茶,用1-2片生姜加1-2颗红枣泡水喝,有出汗解表、温阳助阳,增进食欲,解毒杀菌,祛风散寒的功效。
3
消暑:靠食物而不是温度
夏天让我们感受最直接的还是暑热、暑湿。如果不靠低温来消暑,那靠什么呢?当然是食物啦!
荷叶冬瓜汤
新鲜的荷叶是清热解暑的“良药”,而冬瓜也是消暑第一菜,有清热利水的作用,一起熬汤喝很好。
将新鲜的荷叶撕碎,冬瓜去皮和籽,切成片后和荷叶一起煮,煮好后将荷叶去掉,加少许盐即可。
苦瓜菊花粥
先将大米和菊花煮开,然后再放入苦瓜块,加少量冰糖慢慢熬煮至烂稠。
苦瓜和菊花都有清热的作用,加入少量冰糖,能遮盖苦瓜的苦味,自然晾凉喝,是道不错的消暑粥品。
薄荷豆浆饮
将冰镇的西瓜打成汁后兑到豆浆中,再放一两片薄荷叶,清凉爽口的薄荷豆浆饮就做好了。
常温的豆浆和冰镇西瓜相结合,喝起来不是特别凉,但解暑效果不错。
来源:大连气象、健康圈
校对: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