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床超级养老项目来了!
据悉,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圈的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三期工程日前已经开工建设,坐落于于燕郊开发区思菩兰路东侧,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张,已于年开工建设,预计年投入使用。项目落成后,燕达养护中心的总床位将突破1.5万张,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养老项目。
一个单体养老项目是如何发展到万床的?
超大型养老项目有何优势和运营难度?
超级养老项目如何复制?
请您和小编一起分析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前世今生。
一、十六年前
年,国务院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发布,这让一心想在家乡打造一座集医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健康城的李怀董事长激动不已。彼时,他创办了6年的燕达实业集团已经是集高新建材生产制造和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混凝土、园林绿化、热力、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作为燕郊的主要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燕达集团在房地产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然而,当年正值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发展期,此时下决心“舍房从医”是相当艰难的,而且,跨界转行风险极高,医院“败多胜少”,而彼时的养老,更是鲜有民营企业参与的荒芜之地。
即使在这种困难重重、前景未知的条件下,李怀董事长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相信,医疗和养老是造福社会的长久事业,未来一定不会差。
然而,知易行难。
对于李怀董事长和燕达集团来说,无论是医疗,还是养老,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为了能实现心目中的医养航母,李怀董事长带领团队从美国到欧洲到日本,考察了大量国际一流的医疗机构和养老项目,并把考察的心得和国内的国情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构建出燕达国际健康城1.0版本的模型。
在李怀董事长的构架中,燕达国际健康城是一座国际化、信息化,集医疗、养老、养生、康复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他认为,中国虽然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医疗保健体系和健康养老体系尚不完善,仍存在未富先老、未备而老和孤独终老现象,因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疾病缠身,健康堪忧,到医院就诊又因人满为患而苦不堪言,因此,医养结合模式是符合中国老年人实际需要的养老模式。
二、超级大城
年,燕达国际健康城正式开工,医院、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燕达国宾大酒店五个组成部分,五大板块涵盖了医、康、养、教、研五大系统。项目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共约亿元。在当时,燕达国际健康城项目在燕郊镇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可以说空前绝后。在李怀董事长的计划里,他希望五大板块都是世界级的。
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养、康)全面发展的医院。设置了50多个临床学科,发展的重点临床学科有:心脏、神内外、肿瘤、消化、生殖医学、普外、泌尿、肝胆、风湿免疫、儿科、妇产、检验、急诊医学、康复、老年病、中医等。
医院还拥有排动态CT、PET-CT、3.0T核磁共振、双C型臂血管造影机、高能直线加速器、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系统、数字化心脏复合手术室等一流的医疗设备。
拥有各专业重点人才余名,开展冠心病、房颤单侧胸腔镜一站式杂交手术,脑血管病综合治疗、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综合治疗,胃癌及结直肠肿瘤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精确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介入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综合治疗、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膝关节、髋关节置换,颈椎、腰椎退变外科治疗,ERCP胆管取石术,消化内科早癌筛查,全生命周期风湿免疫疾病诊疗,儿童保健,神经介入治疗,生殖医学等均处于快速发展的领先水平。
燕达养护中心总投资近60亿元,设置养老床位张,秉承“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安全、延长寿命”的服务宗旨,全程解决自理、介助介护、认知照护和舒缓疗护等不同养老养护需求,是目前国内运营较早,单体规模超大的全程化持续照护养老社区。
分别设置了宾馆式养护区和家居式养护区。半非自理、认知照护和舒缓疗护长辈入住在宾馆式养护区。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套间,每个居所均设有氧气装置,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自理级长辈入住在家居式养护区。设有一室一厅、两室两厅、三室两厅等居所。所有养老居所均为适老化配置、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为了满足长辈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设有老年大学、大型营养餐厅、各类特色餐厅、模拟高尔夫球馆、电影院、健身俱乐部、棋牌室、图书馆、银行、超市、温泉游泳馆、阳光种植房、党员活动室、养生会所等场所。老年大学根据长辈不同的兴趣爱好设有书法、绘画、歌咏、京剧、手工丝网花等四十余门课程;还定期举办电影放送、健康养生讲座、各类展览、书法笔会、交谊舞会、集体生日会、节庆联欢会等缤纷活动;先后成立燕达爱晚书画社、燕达金色年华合唱团,燕达东方京剧社等多个文娱社团,使长辈在养护中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医院设置有干细胞/免疫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综合治疗研究,并获批有“院士工作站”、“河北省干细胞与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基地”,“朝阳燕达药学研究中心”、“神经系统疾病精准医学燕达实验室”、“hiCAST临床药敏规范化及折点比对实验室”、超大型PCR实验平台、自身免疫平台、微生物平台和公共实验平台等。设置的临床科研平台,为医院各临床学科专家提供临床科研场所,旨在不断提升医院学术水平。
燕达培训学院通过不断探索和开展管理学培训、临床医学培训、护理学培训、护理员培训和其它各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聘请有关专家讲座、举办国内外会议交流等方式,使健康城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专业人员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真正使燕达医护培训学院成为燕达国际健康城的培训基地和人才摇篮。培训学院还面向社会培训医生、护士、护理员等专业人员,并不断向社会输出各专业人才。
燕达国宾大酒店按五星级宾馆标准设置,会议中心的同声传译报告厅和同层的燕达厅,可容纳近人开展各类国际会议;还设有余套客房,并设有商务、会务、餐饮、康体等功能。
三、首创医养结合
在服务方面,李怀董事长建设性地提出了医、养、康一体化的概念,养、护为基础,医疗为保障,免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为有品质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新型模式。
据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李海燕介绍,养护中心内设置的综合门诊可对长者的慢性病、常见病、一般性疾病等进行诊疗;每年定期为长者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在岗,长者发生重大、突发性疾病时可第一时间对接医院,为长者赢取黄金救治时间。
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提供健康服务,进行疾病诊疗、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调理、健康指导等,将长者身体健康情况,录入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医生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服务,根据长者的身体状态,给予提供针灸、拔罐、艾灸、蜡疗等中医理疗服务。心理咨询师定期上门为长者提供生活问题咨询、身心疾病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与养护中心紧邻的医院医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尖端设备和医疗专家团队,通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合作,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并有数十位北京知名专家及名老中医长期坐诊,为养护中心入住长者提供了强大的医疗保障。医院于年1月开通了北京医保实时刷卡结算,更是为养护中心入住长者提供了诸多就医便利。
养护中心设置的自选餐厅、自助餐厅、特色餐厅、素食餐厅、西餐厅等,可容纳三千多长者同时就餐,特别设置的豪华包厢,为长者家庭聚会和招待客人提供便利。专门建立了蔬菜、米面、肉蛋、饮料等供应基地,对食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等,设置了一套科学、严密的检查监控机制,从食材的采购,食品的加工,到用餐环境都进行严格管控,确保长者饮食健康、安全、卫生。
餐饮团队在营养师建议下根据老年人饮食特点,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做到低油少盐、荤素相宜,满足长者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双重需求。每餐菜品约有二三十种,主食约有十余种,长者可自主选餐,刷卡结算,或选择包餐、订餐等多种就餐形式。针对有特殊需求的长者,提供清真餐、低脂餐、营养药膳、流食及半流食等特殊菜品,可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燕达模式”是根据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情况,协调医疗、康复、社工、营养等各专业团队进行多学科协作医养康相结合的服务,通过跨部门、跨专业的研讨,制定个性化全人整合照护解决方案,并定期跟踪执行效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改变过去“以疾病诊疗为中心”的被动服务,变为“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作为医养康相结合模式先行探路者,燕达国际健康城在年被列入“京津冀医疗和养老工作协同试点单位”,成为国家政策的先行先试者。
四、养老产业的现实
理想虽丰满,但现实是骨感的。
年,燕达国际健康城一期落成开业,开业的景象相当热闹,但热闹背后的医疗和养老需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释放。最能说明问题的无疑是数据:到年,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一期开放2张床位,入住率却始终只有10%左右。而能够满足0~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却只有四五百人左右,连10%都不到。能同时为位病人提供床位的住院部,也仅仅是靠平均来位住院病人的数量在勉力维持。
从年到年,燕达国际健康城历经孤独而艰苦的爬坡过程。当时,制约燕达国际健康城发展的坎主要有两个:
医院运营难。
据李海玲院长介绍,医院在团队建设上也曾走过许多弯路。在运营之初,医院设想采用中外合作模式,将全球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国内。“但我们发现这一模式无法在国内走通。一方面,国际医师的国内执医管控严格,且成本高;第二,即便国际医师坐诊,来院就诊患者不一定认。”
尝试两年后,这种摸索宣告“结束”。紧接着,医院将视线投向国内。年,京冀两地政府签署的《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市政府关于卫生合作框架协议》,为医院医院管理提供新思路——医院合作。借政策这股东风,医院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搭建了医护技全面合作发展平台。后来,医院又陆续与北京医院、首都儿医院、医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等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医院也因此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正轨。
二是养护中心入住难
燕达健康城的商业模式主要取决于养护中心的入住率。由于燕达健康城建设规模大、规格高、标准高,仅一期投入就达到80亿元。燕达健康城倡导的医养结合新理念不仅在燕郊、在廊坊、在河北,就是放在当时的北京也是超前的。据悉,8年,北京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所,其中仅43所养老服务机构内有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医务室,仅占全市所有养老服务机构的12.8%。
豪华的装修,创新的模式,优质的服务,带来的是高额的成本和收费。燕达金色年华养护中心一期实行租赁制,按年付费,签1~3年的合同,到期可续租,价格根据户型有所不同,一室一厅66平方米住两位老人是~元/月,房费内包含配套的医疗服务,除去一年房费,另有00元医疗保证金,还有水电及其他费用。
这样的费用,放在北京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对于河北而言,绝大部分老年人只能望而却步。然而对于燕达健康城来说,从经营效益考虑,这样的价格也很难有下调空间了,因此只能把市场瞄向以北京为主的一二线城市高收入群体。
“面向全国吸收客户的燕达还面临一个问题,一般70岁以上老人才考虑住养护中心,这些老人百分之百都有慢性疾病,但是需要治疗的老人受限于医保无法跨地区支付,只能自费,这对老人的选择影响很大。”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总经理周素娟表示,如果不设法解决跨地区医保支付问题,入住率始终是个问题。
五、奋斗中的转机
对于不懈努力的人,机会有可能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燕郊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要地,许多年以来难以突破的壁垒开始松动。此后,京津冀医保异地结算和对收住京籍老人按照北京市标准给予床位补贴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燕达养护中心也因政策东风备受